揭开猩红热的神秘面纱: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指南

2025-04-28
作者: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儿科 蔡学宁
浏览量:5364

最近,邻居家的晓妍妈妈在家长群里分享了一段揪心经历。上周,晓妍突然发起高烧,体温飙升到39度多,嗓子疼得连水都咽不下去,整个人没精打采。起初,晓妍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给孩子吃了点退烧药,可症状丝毫没有缓解。第二天,晓妍的身上还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疹,这可把一家人吓坏了,急忙带孩子去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医生诊断晓妍患上了猩红热。这个消息让群里的家长们人心惶惶,大家纷纷询问:猩红热到底是什么病?严不严重?该怎么预防?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的“儿童高发传染病”。

一、认识猩红热:细菌引发的健康危机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 “瞄准”5-15岁的孩子。这一阶段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成为病菌的“目标”。而引发猩红热的罪魁祸首,是 A 组 β 型溶血性链球菌。这种细菌十分狡猾,常常藏在患者或带菌者的鼻涕、唾液中。当这些人咳嗽、打喷嚏时,细菌就会随着飞沫飘散到空气中,周围的孩子一旦吸入,就可能被感染。此外,如果孩子接触了被细菌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再用手触摸口鼻,同样有感染的风险。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猩红热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并非病毒。很多人一看到孩子出疹子,就下意识地认为是病毒感染,这其实是个误区。也正因如此,在治疗猩红热时,抗生素才是关键 “武器”,自行服用抗病毒药物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耽误病情。

二、猩红热的症状表现: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当孩子感染猩红热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这些症状就像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1. 突发高烧与嗓子剧痛

发病初期,孩子往往会突然高烧,体温迅速升高到39℃-40℃,同时还伴有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孩子的嗓子疼得厉害,就像有刀片在割一样。家长查看孩子喉咙时,会发现扁桃体红肿得非常明显,上面还可能出现白色脓点,孩子每咽一口口水都痛苦万分。

2. 特征性皮疹

一般在发烧1-2天后,皮疹就会出现。皮疹最先出现在脖子、腋下、大腿根等皮肤褶皱部位,然后会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表现为密密麻麻的小红点,摸起来像砂纸一样粗糙,用手轻轻按压,红点会褪色,松开手后又会恢复原状,而且还特别痒。除此之外,猩红热的皮疹还有一些特殊表现。比如,孩子的脸蛋会变得通红,但嘴巴周围一圈皮肤却明显发白,形成“口周苍白圈”;在腋下、肘窝等皮肤褶皱处,疹子会密集排列成紫红色线条,也就是“帕氏线”,这是猩红热的典型特征。

3. 脱屑现象

疹子通常在3-5天后逐渐消退,随后进入脱屑期。脱屑的程度因人而异,症状较轻的孩子,脱屑就像掉“糠皮”一样;症状较重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大片脱皮的情况,尤其是手指、脚趾部位,脱皮时就像撕“透明胶带”。不过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脱屑是病情好转的迹象,而且一般不会留下疤痕。

三、猩红热的危害:不容忽视的并发症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孩子接受规范治疗,1-2 周就能康复。然而,如果对猩红热放任不管,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1. 急性肾小球肾炎

大约在患病后的2-3周,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这是因为细菌产生的毒素会引发免疫反应,而这种免疫反应在攻击病菌的同时,也会错误地攻击肾脏血管,导致肾脏受损。此时,孩子会出现眼皮浮肿、尿量减少、尿色变深(像浓茶一样),甚至血尿等症状。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一旦受损,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极大。

2. 风湿热

风湿热也是猩红热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会影响孩子的心脏和关节。患病后,孩子会出现发热、关节红肿疼痛的症状,尤其是膝盖、肘部等大关节,疼痛还会“游移不定”,一会儿这个关节疼,一会儿那个关节疼。病情严重时,孩子还可能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这表明心脏已经受到了累及。需要注意的是,风湿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给孩子留下永久性的心脏损伤,比如引发风湿性心脏病。

3. 局部感染扩散

除了全身性的并发症,猩红热还可能导致局部感染扩散,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耳炎、颈部淋巴结炎等疾病。孩子会出现脖子肿大、耳朵疼痛等症状,不仅身体难受,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四、猩红热的治疗方法:科学应对助康复

当孩子被确诊为猩红热后,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治疗猩红热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杀灭病菌和进行对症护理缓解不适两个方面。

1.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猩红热的关键药物,其中青霉素是首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用药剂量,给药方式可以是口服,也可以是打针,一般需要连续使用10天,这样才能确保彻底杀灭细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自行给孩子停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退烧、皮疹消退了,就认为孩子已经好了,于是擅自停止用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此时体内的细菌可能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如果停药,细菌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导致病情复发,而且还可能传染给其他人。

2. 对症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对症护理也能帮助孩子缓解不适症状。当孩子体温超过 38.5℃时,可以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烧止痛,但要注意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瑞氏综合征,对孩子的肝脏和大脑造成严重损害。在嗓子护理方面,让孩子用淡盐水漱口,能起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多喝温凉的米汤、果汁,避免吃辛辣、酸性、烫口的食物,这样可以减轻嗓子的疼痛。在皮肤护理方面,要告诉孩子不要抓挠疹子,用温水洗澡(不要用肥皂),穿宽松棉质的衣服,这样可以防止摩擦加重瘙痒,避免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五、预防猩红热:多管齐下筑防线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对于猩红热,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孩子构筑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1. 远离传染源

猩红热流行期(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幼儿园、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如果班上有同学得了猩红热,要让孩子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并且避免接触患者的毛巾、水杯等物品,减少感染的机会。

2. 注意个人卫生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要让孩子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照顾患者时,家长和孩子都要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飞沫传播的风险。另外,要定期对患者的餐具、玩具、衣物进行消毒,可以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房间每天也要通风至少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

3. 增强孩子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孩子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同时,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每天让孩子进行至少1小时的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等,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此外,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受凉感冒,因为免疫力下降时,孩子更容易被病菌感染。

六、关于猩红热的常见误区:避免错误认知的陷阱

在应对猩红热的过程中,家长们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区,了解并避免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1. 出疹子时不能洗澡?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孩子出疹子期间,可以用温水轻轻擦拭身体,这样有助于保持皮肤清洁,减少病菌滋生。但要注意不要用力搓澡,也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沐浴露,以免刺激皮肤。

2. 脱屑期要帮孩子撕掉皮屑?

千万不要这样做!强行撕扯皮屑可能会损伤孩子的皮肤,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正确的做法是让皮屑自然脱落。

3. 得过一次就不会再得了?

这种想法并不正确。链球菌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孩子感染过一种类型的链球菌后,对其他类型的链球菌可能并没有免疫力,所以仍然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猩红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家长们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保持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预防,就能够有效应对,让孩子远离疾病的侵害,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重视起来,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