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数以上心血管病例与高收缩压紧密相关
2024年12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教授王明思、副教授李亦兰和教授黄卫东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高收缩压作为可调控的关键因素,与全球超半数的心血管疾病伤残调整生命年紧密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杀手”,其病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污染等,复杂的病因给疾病防治带来了障碍。心血管疾病伤残调整生命年是衡量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的
朱虹 时间:2025-01-07 浏览量:4519
多运动半小时 短期认知提升可持续24小时
据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官网消息,该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国际行为营养与体育活动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平均而言,年龄在50至83岁的人,如果在某一天进行了比平常更多的中等到高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第二天在记忆力测试中的表
伦敦大学学院 时间:2024-12-31 浏览量:5001
阿尔茨海默症致病关键细胞机制明确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神经元》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揭示了大脑细胞压力与阿尔茨海默症进展之间的关键机制。这项研究聚焦于大脑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它们既是保护大脑健康的“第一反应者”,又可能是加剧神经退化的因素。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药物疗法将能减缓甚至逆转该病情。小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症中扮演着复杂角色:一方面,它们能够清除有害物质保护大脑;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它们会转变为
张梦然 时间:2024-12-26 浏览量:5447
影响2025年医学发展的11项临床试验
《自然·医学》杂志近期邀请全球11位顶尖研究人员,评选出一份榜单,列出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他们强调,这一榜单并非奖项或排名,而是对医学领域重要进展的探讨。《自然·医学》高级编辑本·约翰森表示,这一榜单反映出世界在2025年面临的令人担忧的健康挑战,旨在探索肥胖、癌症、营养不良、精神亚健康和极端高温对身体影响的新疗法和新技术。其中一些新疗法从未在人体进行过试验,例如两种不同
时间:2024-12-23 浏览量:5423
我国研究揭示了遗传因素对于母婴健康的重要作用
日前,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基因联合武汉儿童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细胞》子刊《细胞基因组学》上发表6篇研究论文,系统解析了孕期生化表型组、母子代谢物指标及妊娠期糖尿病的遗传基础,揭示了遗传因素对于母婴健康的重要作用,为孕期健康管理提供了新视角。相较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研究热点,与妊娠相关的遗传学研究较少,但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肾
时间:2024-12-10 浏览量:4646
彭丽媛出席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在北京科技大学出席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并为大学生防艾志愿者代表授旗。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军民出席活动。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回顾展示了近年来全国防艾进展情况
时间:2024-12-03 浏览量:4446
放开!9地允许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2024年11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4部门公布《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此前,相关部门已提出,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本次公布的方案,明确试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并对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进一步作出规定。方案公布传递出明确的信号:欢迎国外高水平医院“走进来”。
时间:2024-12-02 浏览量:5094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4》发布:中西部城市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日前,“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4”城市健康专题论坛暨《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4》(简称《指数》)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本次论坛以“推动城市健康高质量发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根基”为主题,围绕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健康治理数字化转型、实现城市健康质量与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等主题展开研讨。《指数》结果显示,全国城市健康水平与上一年度结果相比略有上升,东部城市健康水平持续引领全国。长三
时间:2024-11-05 浏览量:5425
AI如何助力重塑肿瘤诊疗模式
一次CT平扫即可助力医生识别多种癌症,在线平台几秒完成个性化医疗资源对接……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全面变革肿瘤诊疗方方面面。“AI可贯穿肿瘤诊疗全流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成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从影像初诊、病灶识别、病人入院,到病理诊断、手术方案可视化等,甚至出院恢复跟踪,AI的介入是医生和患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帮助肿瘤
时间:2024-10-29 浏览量:4258
0.1101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