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脾胃易损 如何拯救脾胃不适?

2024-03-22
作者:嘉兴市中医医院 刘超
浏览量:4812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的身体也一样。脾胃为后天之本,春季顾护脾胃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五行之中,肝属木,脾属土,春季肝气上升,易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反酸、腹胀、嗳气等症状,因此春季养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曾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也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的观点,并把脾胃称为身体的基础和轴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003.png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呱呱坠地之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以充养全身。因此,对于春季养护脾胃,嘉兴市中医医院的医生建议从捂、动、食、炙四个方面来入手。

一、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大病”,防风防寒都需要做到“春捂”,不宜过早换掉棉服,尤其是体弱多病者,不可骤然换上春装,以免寒邪入体;

捂腿脚,俗话说“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脾的经脉起源于脚,脚冷则寒邪入体,损伤体阳。下身穿暖一些,捂好腿脚,对全身的养生十分重要。捂肚子,脾胃位于中焦,膈肌以下,脐以上;胃恶寒喜暖,乍暖还寒的时候脾胃极易受寒,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所以一定要做好腹部的保暖。捂后背,“春来不可背寒”,还要注意背部保暖。

二、动

《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春天阳气奋发,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空气清新。应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练功等,以适应时令特点。脾主升发,适当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并将其吸入,以充养全身;而且可以使人体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筋骨舒展,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三、食

“宜甘减酸”。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盛,损伤脾胃;同时酸性收敛,不利于阳气升发及脾胃运化。这时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味甘性缓的食物,如茯苓、山药、百合、大枣等, 能够起到缓和紧张烦躁情绪、养育心神、调畅情志的作用。

四、灸

根据子午流注,每天7-9点是胃经循行时间,9-11是脾经循行时间,我们可以在此时间段进行穴位(如天枢、足三里)艾灸,能达到健脾和胃的功效。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艾灸,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一般可灸15分钟左右。

责编:阎秀峰

审核:鲁菲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